AF 週記|壯闊的大自然,安撫了內在

Zestory_
May 5, 2024

--

上週朋友們從台灣飛來墨爾本,除一起慶祝生日外,也去了趟塔斯馬尼亞,這是我在澳洲的第一次旅行,在這次旅行後,我再次知道自己並不熱愛大城市,而是相對清幽的小鎮。從溫帶的熱帶雨林、高山湖泊到蔚藍的海洋,整趟旅行抵達的景觀,都讓我不禁讚嘆大自然的壯闊,也因此更體現了人類的渺小。我想澳洲的自然景色有別於我過往旅遊的國家,感覺上更雄偉、更原始。

今天想跟你分享這次塔斯馬尼亞六天五夜的感受,從荷伯特 Hobart 一路往西北到東北,參加當地旅行團公路旅行,重點式的遊歷了塔斯馬尼亞的各種自然景觀。旅行尾聲時,我和朋友們皆認為應該多佇足幾天,甚至下次可以在不同季節時旅遊,體會在季節變化下的塔斯馬尼亞。

一覽無遺的草原,帶來內心的平靜

這次的導遊兼司機是塔斯馬尼亞當地人 Antony,除了帶著我們去看各個景點外,在公路旅行上,經過各個小鎮時,也會跟我們補充當小鎮的特色。我記得很清楚其中一個小鎮是位於西部的皇后鎮 Queenstown 主要是以採礦為主,有金礦、銅礦等等,也因為開採礦產的關係,多數區的樹都被砍光了,有股荒涼感。

我們沿著蜿蜒的山路,Antony 還特別慢下車子,讓我們看看岩石上,鎮民們在石頭上寫著 ”Welcome to Queenstown” 雖然沒有下車走走,但也對這小鎮留下了一點印象。

Photo by Joshua Brown on Unsplash

我們在車上聽著音樂,身體隨著山路左右搖擺,因為 Antony 很熟悉路況加上路上都沒有什麼車子,車速都頗快,每次上車第一件事情就是繫上安全帶。車上有時播放的音樂剛好是鄉村風格,搭配窗外一群群的牛隻與羊隻在大片草原專心吃草的景色,內心頓時有些羨慕。

回家後,我思考著羨慕的原因,大概是很想像牠們一樣,覺得好像只要專心做一件事就很滿足,即便外頭有一絲一毫的動靜也與牠們無關,有種與世無爭的感覺,每每經過時,牠們大多只是抬頭看一下發生什麼事,又繼續低頭。緩緩著細嚼慢嚥咀嚼,沒有一絲一毫的倉促。

反觀身為人類的我們,已經習慣了一心多用,會認為沒有同時做好多件事情,自己就是無能,又或者覺得「慢」=「笨」,這點我在工作上也有觀察到,為了想要快速滿足顧客的需求,會希望自己趕快做好每件事情,因此全身會很緊繃,下班回家會發覺自己的肩膀肌群很痠。然而,在這裡我也有看過一些咖啡廳的服務生或 Barista 即使店外隊伍大排長龍,他們還是沈浸在自己的 flow 裡,深刻感受到這就是他們的步調,像是在跳舞一樣,每件事情都有節奏,不疾不徐。

Photo by Kaei

除了感到羨慕外,內心也有感動與感慨。感動的是有選擇的自己以及目前有餘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;感慨的是看似自由的人生,好像又有點不自由。旅行終究有結束的一天,生命也是。

真正的自由不是自己擁有多少,而是內心做出了對得起自己的選擇。

這感覺就好像是在最後一天的旅途中,因為和朋友們的腳程速度不一,因此選擇自己走去酒杯灣 Wineglass Bay 的海邊。那時的我雖然自己走在山林裡,可是沒有感到絲毫的恐懼,反倒是因為期待看到海邊,腳步飛快。平時的我在走山路時,是很小心翼翼的,但那天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期待,即便最後看到的海,沒有前一日火焰灣 Bay of Fires 的美麗,卻也心滿意足。

當完成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,即便結果不如預期,我仍對有採取行動的自己心存感謝。

Photo by Tsaijung

大地之母所賜予的一切,我們難以回報

這次看了不少塔斯馬尼亞的自然景觀,其中有三個是最令我驚豔分別是搖籃山 Cradle Mountain 的 Dove lake、火焰灣 Bay of Fires 以及酒杯灣 Wineglass Bay。這幾個地方都有其特色,環繞整個 Dove Lake 約 2.5–3 小時,雖然時間不短,但會看到完完全全不同的景色,很難想像在湖泊的外圈,能看到高山草原、雨林物種,如檫木屬和筆莉國王松樹,邊走真的會不自覺的驚嘆「哇~真的好美!」。雖然那天霧氣濃,陽光到了我們快走完時才露臉,卻帶給了 Dove Lake 一股神秘的朦朧美。

行徑的過程中,我和朋友都一致認同很感謝來到這裡的人,把這座山保護的很好,整條路上沒有看見任何垃圾,也感謝工作人員用心維護這座山林,蓋了步道,讓大家有機會看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
Photo by Tsaijung

再來就是火焰灣 Bay of Fires 了,剛下車子走向海邊時,便被海洋的眼色所經驗,從淡藍到深藍三種顏色漸層,加上因礦物質殘留的關係,產生了橘紅色岩塊,雙腳踩在細白的沙灘,望向零污染又清澈的海水,陽光灑在蔚藍的海水上,美的如一幅畫。雖然很想一直拍照,分享給親友看,去又覺得應該用眼睛好好記住這片海與花崗岩,有些景色唯有走一遭才能體會,手機拍也拍不出那震懾的景象。

最後是酒杯灣 Wineglass Bay 在那美麗的海灣下,有著血腥的故事,這裡原本是一個捕鯨站,當時大量的鯨魚在這被屠殺,使得海水從綠松石色變成血紅色。走在這座山林裡,會看見許多大塊的岩石,若想看見完整的酒杯灣,必須走上陡峭的山坡,但礙於這次穿的鞋子不是登山鞋,Antony 也有強調如果想要走上去,國家公園與領隊不會負任何責任,風險必須由自己承擔,我沒有膽量上去,雖然有點可惜,但對於較少爬山經驗的我來說,還是安全第一。

這次的遊記先到這邊告一個段落,還有很多可以分享,需要花一些時間整理。這是我第一次和朋友一起上山下海,有別於獨旅有很多不同的感觸,還記得朋友跟我分享了這句話:

與朋友旅行是增進關係,與自己旅行是認識內在。

確實是如此,難得有機會與朋友一同出遊,且沒有爭執實在是難能可貴,也可以看到每個人的價值觀是如此的不同,不知道下一次一同旅行是什麼時候,我想每一次的相聚都值得我們好好把握,因為我們相處的每一刻都十分珍貴。

AF 週記|壯闊的大自然,安撫了內在。經過了這一次的旅遊,我對於自己在澳洲的這一年有了新的想法,但目前尚未確定,還在思考當中。只覺得能在工作一段時間後,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是一種幸福。對於你來說,「旅行」是什麼呢?如果能有一段時間旅行,你會選擇城市還是大自然?歡迎與我分享!

--

--

Zestory_

在生活中,尋找真實的自己,珍惜與你愛、愛你的人相處的每一時刻;在生活中,覺察自己的感受,讓自己學習慢下腳步前進每個角落。偶爾拍拍自己的肩,擁抱自己吧!歡迎寫信給我:tsaibobo0503@gmail.com 投稿你的照片:https://forms.gle/efoZYw99BTYeJw1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