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F 週記|「問題」可以是一個障礙,也可以是新的開始

Zestory_
May 19, 2024

--

這幾週假日咖啡廳的工作都很忙碌,因此回家後,我幾乎沒有額外的體力打開電腦寫文章,旅行回來後連續上了 10 天的班,記得老闆在幫我算薪水時,說我很瘋狂(笑,大概是因為沒給自己留白,所以不太曉得要寫些什麼,有時候沒有把自己拉回定錨,就彷彿是讓自己走在懸崖邊上。

所以週一的休假,我格外珍惜,漫步於墨爾本街頭時,我有了時間反思,雖然沒有整理出一個結論,可是我留下了一些問題給自己,也希望接下來有更多的時間能梳理清楚。記得前一天晚上我還在猶豫要去哪裡,突然想起同事跟我說,他休假時去了 Fitzory 整個人變得很 trendy 引發了我的好奇心,究竟那區域有些什麼?讓他整個 vibe 都不同了。

文章裡提到的問題是在我走路時冒出來的,不知道你是否也曾想過這些問題,當這些問題在腦海中浮現時,當下的你有什麼反應?還記得那時候的生活模式是如何?今天想跟你分享的是目前我想探索的問題,也許過去的你曾遇過,也可能不曾遇過,但我相信無論是大還是小,都是個契機讓我們更認識自己。

每一次的經驗,都是更接近內在的心靈

來到墨爾本已超過一個半月的時間,回想近幾週除工作、下班後煮飯,日復一日的生活外,還去了趟塔斯馬尼亞觀光。若有追蹤我的社群可能會覺得在國外生活好像蠻好的,的確到目前為止,除有時晚上走在街頭會遇到一些怪人、工作時會遇到奧客以外,其他都很不錯。大概也可猜想到,為什麼有些人會想要長期待在這裡,若拿服務業相比,澳洲薪資提供的生活品質,確實比台灣高。

然而,雖然對於現在的生活大體上是滿意的,但好像還是覺得少了些什麼,此外,我也會擔心回台後,應該要找什麼工作。這一年我的累積並非在職場上的專業,因此更是會擔憂與同齡相比,現在我沒有在工作上好好打拼,是否會差人一截。

在澳洲的工作主要以勞力為主,跟過往上班族的工作模式大相徑庭,那些專案管理、行銷等專業,在這份工作上幾乎用不上,反倒是訓練了自己的軟實力,像是情緒管理、溝通技巧等等。在週二哲學課時,老師提到了一個觀點,引起我的反思,他說:

每次我們將水從一個水杯,倒入另外一個水杯時,原本的水杯一定會有殘留。

這其實是哲學裡提到的「演化」,提醒我們要有意識的汲取前一次的經驗,優化未來我們所遇到的事情。有時候看似不同的事件,是可以藉由過往經歷來解決的。對我來說,這也是之所以為什麼「傳統」、「古人的智慧」重要的原因吧!因為我們可以借鏡、改良,讓自己更快適應新環境。

Photo by Tsai jung

若對生活已滿足,為何人仍渴望更多?

另外一個思考的題目是,如果我們對於現在的生活已滿足,為什麼還想要向外追尋,又或者是那滿足只是個假象?若不像普羅大眾在生活中奔波,好像就等於頹廢。

為什麼那天走在路上腦海會浮現這個問題。我在猜想可能是我內心中還是缺少了某塊東西,但那東西很抽象,目前我還找不到一個明確的詞去描述它。我只知道每天工作看似充實,可是有些時候會感到空虛。會覺得難道這一年就只有這樣而已嗎?覺得還可以做些更挑戰、更新鮮的事情,讓自己有新的刺激。

反觀又會認為自己很漂浮不定,一直想外追尋真的正確嗎?是不是應該找到一件事情,使自己安定呢?現階段的我能做出的調整是,在工作兩三個月後,給自己安排一段旅行,繼上次塔斯馬尼亞的經驗,讓我回來又有動力上班,也可以說對這世界又產生了好奇,讚嘆地球的美之餘,我也會被旅途上所遇到的人所啟發。

平時的我,雖然無法有固定的休息日,但我能做的是,在休息日時,穿過市區的大街小巷,放大自己的感官,去觀察、體驗這一切。相信每一步都是前進,無論跨的步伐是大還是小,另外也促使我回溯經驗,調整下一步的行動方向。

Photo by Tsai jung

人生會遇到的問題很多,有時候我們會嫌麻煩,有時候我們會感謝這些問題,因為它們可能會讓我們的生活轉向更好的地方,若我們是這樣堅信著,那麼所有的問題,並非問題,而是老天給予我們的人生轉捩點。

AF 週記|「問題」可以是一個障礙,也可以是新的開始。在面臨人生的問題時,你會以什麼樣的態度去看待呢?如果短時間無法解決,你會怎麼做?歡迎與我分享,也深信若我們認真看待生活的一切,這些問題會帶給我們機會,看見真正的自己。

--

--

Zestory_

在生活中,尋找真實的自己,珍惜與你愛、愛你的人相處的每一時刻;在生活中,覺察自己的感受,讓自己學習慢下腳步前進每個角落。偶爾拍拍自己的肩,擁抱自己吧!歡迎寫信給我:tsaibobo0503@gmail.com 投稿你的照片:https://forms.gle/efoZYw99BTYeJw167